如果苏东坡有朋友圈,他会告诉你这里是个好

北京荨麻疹医院咨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zqbdf/210410/8833311.html

以史为鉴,可以明得失。

古人的智慧,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惊叹。

古人的才情,指引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美好。

01

古人的生活,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枯燥。

看看几千年前的人们,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说时尚是个圈。

在这幅《五百罗汉图》里,地上的人字拖十分亮眼,红色的鞋身配上蓝色的鞋底,古人在色彩搭配上一直都有着惊人的奥义。

出自明代白描高手杜堇之手,类似高尔夫的仕女捶丸图,更是让老外怀疑人生,高尔夫到底是起源于苏格兰还是中国?

《南都繁会图》中出现的戴眼镜的老人,患有高度近视的大文豪欧阳修一定羡慕不已。

02

古人的才情更是让人敬佩。
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。

大文豪苏东坡曾在罗浮山下感叹,留下了咏荔的传世之作。如果那时候有手机,他的朋友圈想必会非常精彩。

苏东坡当年被贬至广东惠州,便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,更喜欢上了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。

“不须更待妃子笑,风骨自是倾城姝”,他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对荔枝的赞美。

苏东坡57岁时来到惠州,一呆就是三年,写下了多篇诗词文章。

他钟情于惠州,除了美味的荔枝,更是因为一生的红颜知己王朝云,埋葬在这里。

“襟袖上,犹存残黛,渐减余香。一自醉中忘了,奈何酒后思量。算应负你,枕前珠泪,万点千行”,苏东坡将他的哀思之情化为文字,流传千年。

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,苏东坡在去惠州之前,先去了一趟号称“岭南第一山”的罗浮山。

除了苏东坡,历代诗人李白、杜甫、韩愈、柳宗元等都在罗浮山留下过经典的文赋和诗咏。

罗浮山有百粤群山之祖、蓬莱仙境之称,曾流传着“师雄梦梅”、“安期天饮”、“稚川炼丹”、“仙凡路别”、“花手游会”、“洞天药市”、“天龙王梦”等不少的传说,神奇幽胜,风流华夏。

03

苏东坡想做岭南人,但古代的的岭南,真算不得什么好地方。

因为这里是皇帝贬职流放官吏的最佳地点。仅两唐书中有记录在案的官员,就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被派往岭南,骆宾王、柳宗元、张九龄、王昌龄、刘禹锡等赫赫有名的名士重臣都曾经在此就职,大诗人韩愈也在这流放岭南的大军中。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从谭咏麟口中唱出的这首《定风波》,让人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,看到那位有些落魄,淋着雨、穿着草鞋、拄着竹杖咏出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东坡先生。

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眉州,一生仕途坎坷,辗转流离,走过了当时宋朝的大半疆域。他爱游山玩水,爱结交朋友,爱寻觅美食,爱喝酒唱歌,更爱发朋友圈,用数千首诗词记录了他不平凡的一生。

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”,苏东坡人生中印记最深刻的地方就在岭南。

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正是他三次被贬的地方。但正是在这三个地方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、伟大的人格和超然的人生境界。

而被谭咏麟唱火的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,就是他45岁时被贬黄州时写下的。

04

苏东坡由梅关古道进入广东时,已经57岁了。63岁的时候,又由梅关古道离开广东。

两次经过韶关,苏东坡留下了不少足迹,而其中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,就是南华寺。

作为乐天派,苏东坡一路游山玩水,在岭南的行程基本都是沿途玩耍,不会离开水路或者道路太远。而南华寺并不顺路,离开水路还要走20多里路,他是专程而去的,而且来回去了三次。

苏东坡当年被贬至英州,一路上也没少游览风景胜地。这一趟,他逛了南山和碧落洞,在南山遇见潜研易学有成就的英州隐士石汝励,交谈中,言语投机,便留下题名,记叙此事。

苏东坡其实去过两次碧落洞,南下时由于心情不好,加上小儿子苏过已经作了《题英州碧落洞》一诗,觉得很好,便没有作诗。后来复任朝奉郎,北归途中再次经过英州,又一次去了碧落洞。

这一次,他的心情不错,在英州写下了《游碧落洞》诗和《何公桥》铭,并给陪游碧落洞的程正辅《游碧落洞》一诗作答《次韵正辅游碧落洞》。

05

一花一人一世界,一树一叶一知秋。

丰富的人生经历,让苏东坡的心态非常豁达。

你看他笔下的秋,写尽了人生百味。

有落寞,也有失望,但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笑对人生、及时行乐的感悟。

“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”,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,让他陷入深沉的悲凉中。

“佳节若为酬,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悲伤中,也有些许欢乐。遗憾里,没有太多得失。

在他看来,世间万事,皆是梦境,转眼成空;荣辱得失、富贵贫贱,都是过眼云烟;世事的纷纷扰扰,不必耿耿于怀。

“不用悲秋,今年身健还高宴”,身强体健,能吃能喝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呢?不用悲秋,也无需介怀。

读苏东坡的诗词,你很难不爱他。

他的词里,有生活的美,更有人生的豁达。

当我们读苏东坡时,嘴角时常会露出微笑,因为他为你展现的人生,是美好的,是可以期待的。

人生缘何不快乐,只因未读苏东坡。

林语堂曾说:“苏轼已死,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,但是他留给我们的,是他那心灵的喜悦、思想的快乐,这才是万古不朽的。”

结语

每个中国人心中,都有一个苏东坡。前半生,学他的工作哲学,可得“欣然”;后半生,学他的生命哲学,可得“清欢”。在这个富有诗意的秋天,跟随乐退族一起,去广东找寻你心中的“苏东坡”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xbjjz.com/ydtd/ydtd/15845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