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是那些移民国外的中国人没有朋友不敢生

这个女人在跟妈妈打视频电话,她叫来自己的女儿和儿子,但两个小孩却不情不愿,连一声“外婆”都不叫,这是发生在美国某个移民家庭的真实一幕。

这位妈妈叫丽塔,曾在北京一家大型通信公司做项目经理,四年前,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她放弃了稳定高薪的工作,带着两个小孩移民美国。

自己则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,日常生活就是给孩子陪读,丽塔丈夫的事业在北京,每年只会偶尔来美国和家人相聚。

大多数时间,都是丽塔独自照顾两个孩子,从孩子的学习生活到家里的水电煤气,她一个人扛下了所有。

这是丽塔每天的时间表,5:40起床,10:20睡觉,中间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,工作排得满满当当。

每天早晨,丽塔都会开车送孩子上学,常常是送完女儿君君,又掉头送儿子小志,她觉得自己像陀螺一样,需要不停地转。

好不容易放了学,还要送两个孩子上兴趣班,君君学画画,小志学高尔夫球,结束时,丽塔都会向教练询问孩子的进步,可谓是操碎了心。

当初,她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才来到美国,但丽塔很快发现,这里的真实情况跟她想象中并不一样。

就比如说开放自由的思想,女儿君君刚上七年级时,老师对大家的要求是“不怀孕就谢天谢地了”,丽塔感到很震惊。

女儿的学校还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私立中学,美国的开放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。

不仅如此,丽塔还发现,这里的升学压力也很大。

她本以为美国的教育资源丰富,竞争应该比国内小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由于亚裔学生越来越多,内卷也越来越严重。

年,纽约州亚裔学生的SAT数学平均分比白人高出40分,美国许多高校不得不提高对亚裔学生的录取要求,亚裔小孩的升学压力也更大了。

为此,丽塔每周一都会带小志上数学补习班,班上十几个同学都是移民家庭的孩子,竞争非常激烈。

在美国的每一天,丽塔都是为了女儿和儿子,她自己并不快乐,因为英文不好,有时,她觉得自己就像文盲一样,深感孤独:“在这边独自带孩子,没有人帮助,都不敢生病,还不如文盲呢”。

在等待儿子上补习班的时候,丽塔也会在车内看视频学英文,晚饭时间,她也会看当地的电视新闻,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让自己的英文发音更好听。

丽塔没有朋友,没有交际圈,有时候,她觉得自己的存在,就好像两个孩子的保姆,可惜的是,孩子们并不理解她所做出的牺牲,居然还会嫌弃她。

这个妈妈放弃高薪工作,含辛茹苦地独自带着两个孩子,没想到居然还被孩子嫌弃了。

这天,丽塔正在欣赏女儿君君的画作,这幅画是君君想象中的中国,有灯笼,也有巨龙。

但是在丽塔看来,这幅画明显受到了西方的影响,没有画出中华文化的神韵,反倒有些不伦不类。

她向女儿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但君君并不接受,认为是她欣赏不来:“你看得懂那些现代艺术家的画吗?杰克逊波洛克你也看不懂,毕加索你也看不懂,他们是带有时代背景的!”

丽塔还想解释一下,没想到君君直接朝她大喊:“不要碰!”

丽塔的表情有些尴尬,见她哑口无言,君君得意地笑了:“呵呵,无话可说了吧。”

戏谑的语气,高傲的神情,对长辈根本没有敬爱之心,或许这就是美国文化中所谓“平等的亲子关系”吧。

其实,丽塔偶尔也会后悔,她怀念在中国的生活,每天晚上,都会给父母打视频电话,还特意叫上两个孩子。

电脑上,外婆的脸绽放着朴实的笑容,她期待地等着两个外孙,希望能跟他们说说话,但两个孩子并不情愿。

在他们看来,远在中国的外婆就像陌生人一样,没什么可聊的:“不跟你说了好不好?”

外婆:“那不说了君君”!

君君:“再见”!

丽塔清楚地意识到,孩子们离中国的一切都越来越远了,其实,每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,毕竟都是为了孩子。

但下面这位妈妈,就有点一言难尽了。

她叫晓春,现在和丈夫、儿女居住在新西兰奥克兰,移民前,他们住在北京,晓春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项目经理,她认为北京的道路太拥堵,空气质量又不好,所以坚决要求移民。

到新西兰后,晓春心甘情愿成为一名家庭主妇,但她没想到,国外的日子没那么好过。

丈夫丁勇是一名软件工程师,移民到新西兰后,他只能在当地重新找工作,由于语言的障碍,面试时,往往还没听明白别人说什么,他就被拒绝了。

不仅如此,种族歧视也无处不在:“毕竟我们是外地人,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歧视外地人”。

这话说得就有点自欺欺人了,没办法,找不到工作的丁勇只能自己开一家工作室,由于资历太浅,当地人并不买账,最后还是只能面对中国市场,卖给中国人。

相比丈夫丁勇,晓春的遭遇就更惨了。

这个女人现在很慌张,好不容易移民到新西兰,结果巨大的经济压力令家庭不堪重负,事到如今,晓春也只有开始找工作。

但令人没想到的是,她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了,本以为是简历的问题,晓春特意找当地人帮忙修改,之后还是没什么动静。

有一次,她好不容易面试了一个公司,带上自己的作品,聊了三个多小时,本以为这下稳了,结果后来又没了消息。

按理说,晓春的能力绝对没问题,但是在当地居然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,这背后的原因,她心里也有数。

毕竟是自己的选择,也只能默默接受了。

接下来的时间,晓春继续做着家庭主妇,与社会的脱节也越来越严重,尽管如此,她还是不愿意带孩子回国,哪怕一次也不行。

因为小孩对花生过敏,晓春认为,国内在这方面很不讲究,小孩吃东西容易出问题,这倒是很周全的考虑,毕竟中国在这块儿的管控不够严格。

但接下来,她说的话就让人无语了:“我有一些朋友就是跟我说,就是说类似于她认识的什么一个人,两个孩子带回去,只带回来了一个人,因为有一个孩子就丢了。而且就是她接了一个手机的那么一点时间就丢了,在她跟前就丢了。”

听完这番话,有没有感受到她满满的嫌弃?中国的治安真有这么差吗?你们觉得呢?

其实,大部分移民家庭都是为了小孩,一些发达国家的确有很多优点,这位叫张婧的妈妈就看得很通透。

她认为,美国的医疗环境好,因为人少,医生会更细心,在小孩教育方面,也有免费的公立学校。

同时,她也体会到这里的巨大压力,为了跟上节奏,几岁的孩子每周都要读十几本书,一天就要读几本。

她还算了笔账,一个小孩一年就要花费20万人民币,这只是教育类的支出,如果再加上娱乐活动之类的,开支实在太大了,她都不敢生病。

不仅如此,作为家里收入的唯一来源,张婧的丈夫也很辛苦。

经过一天的工作,他回到家还要继续充电学习,因为美国的竞争太激烈了,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避免被淘汰。

张婧说,在国外的生活很没有安全感,她也会想念国内的美食、亲人朋友以及那种热闹的生活,她也在让孩子学中文,偶尔回国看看,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。

其实,移民是个体的自由选择,我们应该怀有尊重,但对于那些根本不了解国内情况,一味崇洋媚外的人,别的国家或许也不会接受你,大家认为呢?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xbjjz.com/gaishu/gaishu/16846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