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穿越到元代打一场高尔夫球吧关

看了这个题目,有人可能会笑着说:又是一个辜鸿铭“中国什么都有”论调的支持者。

可事实真的是这样,产生于十四世纪英国贵族阶层的“高尔夫”球运动,其"高尔夫"是GOLF的中国音译,是由:Green,Oxygen,Light,Friendship四个英文词汇的首字母缩写而成,意思是"绿色,氧气,阳光,友谊",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、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。而这种运动早在我们元代也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了,以致于在以反映宗教理念为主,反映市井生活为辅的寺观壁画中,都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表现。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的元代壁画,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实例。

所不同的是,在中国古代,这项运动并不叫“高尔夫”,它有自己的专有运动名称,叫“捶丸”。

“捶丸”这个名字有点土的运动,史存的出土资料和绘画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,但是壁画中出现这样的题材,水神庙是目前仅见的一例。

专家对这项运动的考证,详实而有说服力。普遍认为它起源于唐代的马球运动,

唐代的马球运动,被公认为是“捶丸”的雏形

由于喜爱这项运动的人太多,中晚唐时,为了突破场地和马匹的限制,逐渐发展到仅在地面进行,产生出一种“步打球”。摆脱了对马匹的需求,这项运动迅速而蓬勃地在民间开展起来,以至于妇女儿童都可以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。

宋代绘画作品中妇女儿童在玩“捶丸”游戏

宋代磁州窑瓷枕上的童子“捶丸”图

宋代石刻“捶丸”图

唐代著名的女诗人鱼玄机就有《打球作》一诗中就写道:“坚圆净滑一星流,月杖争敲未拟休。无滞碍时从拨弄,有遮栏处任钩留。不辞宛转长随手,却恐相将不到头。毕竟入门应始了,愿君争取最前筹。”这首暗示意中人要像打球入门一样争取最前筹,不要失去求爱的最好时机的诗,主旨虽然不在打球,但是却一不小心成了描写这这种运动的最早的诗作。在诗里,我们可以见到唐代的这项运动,还是以入门为胜负的,这和史料的记载也是吻合的。

唐代中晚期以后,从事这项运动的人虽然不再骑在马上击球,但保留了马球的规则与用具,在地面上徒步以杖击球入门而计胜负。到了宋代在步打球的基础上,又变球门为球窝,使之更加不受地形限制。元代各种规则则益发完善,也越来越普及,并产生了专门研究和记载这项运动的著作——《丸经》,因此,在一个普通寺庙道观中出现这样的壁画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成书于元代的《丸经》明代刻本

中国历史上,不少帝王也是这项运动的爱好者,更是这项运动的大力推动者。我们古代第一大玩家宋徽宗就非常酷爱这一运动,称其为中国“第一球星”他当之无愧。同时他拥有的一套十分豪华的捶丸装备,也让人艳羡无比。

据《丸经》记载,“至宋徽宗、金章宗,皆爱捶丸,盛以锦囊,击以彩棒,碾玉缀顶,饰金缘边,深求古人之遗制,而益致其精也”。他的球杆以金子装饰缘边,顶上还有玉饰,球包是个锦囊。这样的装备到今天可能都无人超越。

出土的唐代绞胎瓷丸

出土于杭州地区的青玉捶丸(南宋官制)

现代仿制的各式捶丸击具

另一个喜欢捶丸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藏的明代《宣宗行乐图》长卷,其中就有朱瞻基执棒捶丸的情形。

捶丸的场所是在宫廷院落,虽然没有山野中高低起伏的地形,却有甬道花木等物品阻隔,别具趣味。场地上共有5个球窝,每个球窝旁插有蓝色或红色的旗子作为标识。他左右手各执一棒准备击球,可能是在犹豫用什么棒击球更为有利。一旁有“伴当”参谋,还有四人陪打,放筹码的方桌后面还有人统计筹码,这样的场景与《丸经》如出一辙。更和今天的打“高尔夫球”极其相似了。

根据《丸经》记载,捶丸的场地多设在野外,“地形有平者、有凸者、有凹者、有峻者、有仰者、有阻者、有妨者、有迎者、有里者、有外者”。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中,四个男子在云气和树石之间的平地上捶丸,比赛场地即与《丸经》记述一致。

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元代“捶丸”壁画。从图中人物服饰可知为贵族官员,可见这项运动仍然以上层社会为主。人物神情专注认真,竞技激烈紧张的程度跃然纸上

此外,捶丸比赛的规矩还包括惩罚条款:不许换球,比赛中不能更换球棒,犯者本人及同组皆输;即使你是高手,也不许为他人支招儿;错打了他人的球,也算输,被发现顶替他人击球的,则要输两倍,被罚双筹。这些今天看来都是很有趣的事情。

宋元壁画艺术,在完成了对唐代寺观壁画以宗教人物为主题的突破之后,大量反映市井生活题材的画面出现,为我们了解宋元时期的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,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,值得我们仔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
儿童白癜风饮食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xbjjz.com/ydtd/ydtd/943.html


当前时间: